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世界中医药》 > 20172
编号:13620896
探求经方体系药量原貌,建立经方药量国际标准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7年1月15日 《世界中医药》 20172
     诚然,药量是影响临床疗效的关键所在,如何用量成為众多医者关心的话题。现实情况是,能采用经方药量者只是少数医家。擅用经方的老前辈年事已高,多在80岁以上,且逐年减少,中医经方应用现状令人担忧。有学者认为:“不少中医大学生走出校门后就对中医丧失信心而改从西医。青年中医不敢用经方,用西医的观点套用中药,见急症、重症避之唯恐不及。大部分中医院放弃了急症阵地,连中医研究院的病床上也吊满了输液瓶”[6]。凡此种种,令人触目惊心。笔者认为:上诉状况非青年中医之过也。正如《思考中医》[7]的作者刘力红所说:“你按东汉的剂量治好一千个人没你的事,但只要有一个人出了问题,那你吃不了兜着走,你就要变胡万林。为什么呢?因为药典不支持你,你没有法律依据”。所以笔者认为,只有从完善和修订药典入手,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建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、世界中联等单位组织中医药专家、学者,根据经典理论和临证经验立项研究,修改教材和《药典》之药量标准。此乃当务之急,也是我们继承、发扬经典学说的最重要环节。

    以麻黄汤为例:《伤寒论》麻黄去节3两、桂枝2两、杏仁去皮尖70个、甘草炙1两。按照全国统编教材把《伤寒论》中药物的一两规定为现今度量衡的3 g。这样麻黄汤中几味的量为:9 g、6 g、6 g、3 g。《中国2010版药典中药规定用量》中麻黄2~10 g ......
上一页1 2 3下一页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5025 字符